第八章:最後的掙扎--茜草灣之戰(第1/2 页)
香港重光。
香港百姓不再被葡萄牙人迫害,至少不再发生「人食人」的事件。
百姓都极为欣赏汪鋐的作为,纷纷撰记载。
《重建汪公生祠记》载:「公(汪鋐)以儒发身戎务,若非素习,壹旦挺身行阵,摧数百年未睹之强寇,岂偶然者哉!公生平忠义自许,剔历中外,始终壹节。」
的确,葡萄牙人首次运用到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攻打中国,中国之前一直不知,此战对中国来说是中西明的一次碰撞,汪鋐实「摧数百年未睹之强寇」!
汪鋐海战中的表现,得到多人目睹和赞赏:
「公(汪鋐)为统制,不事威刑,士有死事者,厚恤其家,所俘获,悉以赉下,秋毫无私。」
「屯门临不测之海,风涛险恶,寇恃火炮为长技,虐焰张甚,士或惮行,公毅然身率之。」
汪鋐严于律己,公正严明,且会将所获得的战利品,全分给下属,军队上下一心,有战死的人,则厚恤其家室,公私分明,不偏不倚,难怪得到人民爱戴。
汪鋐实在做到范仲淹所提的「古仁人」,即「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」。
这时百姓不再就葡人欺压,是一段快乐的时光。
汪鋐踏上刚收复的大地上,看到老百姓营营役地捕鱼、采珠,小孩子天真烂漫地在大街小巷上走来走去,整片土地充满着快活的空气。
尽管如此,但他知道自己仍未能放松。
根据他的领军经验,他猜度葡人不会就此罢休。
事实证明,汪鋐的直觉是准确的。
另一边厢。
葡萄牙国王曼纽一世认为葡军在东边仍能掌控局势,仍然抱著一丝希望希望派人到中国进行贸易。
「??国王给他的规定是去与中国议和。国王以为中国在握,因为费南(按:船长)以大使的名义将皮莱资(按:面见正德皇帝的大使)送去(见明武宗)
??(国王希望)他带去的船员及其他人与其本人留守,并下令展开正常的贸易。这是他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。」(若昂·德·巴罗斯(j? de rrs)《亚洲旬年史(ásia de já de rrs tereira déada)》之三,里斯本,1563年第1版,第8卷,第5章,第315页)
距离屯门海战结束仅仅数个月(屯门海战结束于1521年9月),1522年月(嘉靖元年),葡王命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(arti affnsi de ell inh,下称末儿丁)为船长,带其两个兄弟和迪奥戈·多·灭儿(dig de ell,下称迪奥戈)及别都卢·奥门(pedr hen,下称别都卢),率领舰队,从印度出发,再次与中国进行交涉,期待开展葡中友好关系。
此次葡国舰队共有六艘船,他们经过马六甲时,屯门海战的葡国幸存士兵告诉船队,战争已经导致明朝全面封杀葡国船只,两国关系陷入极低点。
「……因我们人在那里夺取了平底帆船,爆发了战争,有葡萄牙人被杀。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只要现时走回头路还来得及!
末儿丁也在犹豫,要不要继续前行!
「因人手缺乏,任务艰巨,我时常考虑是否应改变此行。从那里带来的东西不多。我已经受两次挫折。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印度,传来的消息令人胆战心惊。一些人几乎空手而归,另外一些人被救回要塞??他们流窜、染病、死亡,因此只得花钱请当地的黑人驾船,协助航行。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末儿丁曾经在印度经历了接近死亡的旅程,无论是风暴、风土病、人民的反抗、甚至是饥饿,都使葡萄牙团队在印度经历接近「团灭」的惨痛经历,因此,末儿丁担心着继续前往明朝会使船队付出更惨烈的代价!
「这次不过是谈判和议和,风险不会这样大吧?就算有风险,这也是值得的!」
「绝对不能失去控制中国及对其贸易的大好机会!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末儿丁最终相信,即使困难重重,他们葡萄牙人也能凭着坚毅精神征服世界!怎能够未开始已经结束?
「我们葡萄牙人是可欺负的么?」
就是凭着这样的信仰,末儿丁率着六艘大船,于月10日一步步驶离马六甲,并向着中国进发??
1522年8月初,香港,茜草湾。
关于这次船队驶近的「茜草湾」是指哪里,历史学家仍有争论,大抵来说,主要有认为是「大屿山茜草湾」和「鲤鱼门水域的茜草湾」,不管怎样,这冲突就是发生在香港。
事隔约一年左右,飘逸着葡萄牙国旗的船再次驶近香港这小岛。
「我于8月日驶见中国海岸。在那里,我游弋了两、三日??进入各岛之间的水道后,立即见到一只中国舰队。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8月10日,末丁儿船队驶过中国周边小岛,进入香港茜草湾附近海域。
大事不妙。
「此船队共有大小帆船9艘,其中仅双层桅楼大型平底帆船便达80艘。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可想而知,当时末丁儿的心里砰砰跳动得很,就算葡国武器再先进,他们带进去的,就仅仅是五艘战船(有一艘未到达,所以仅余五艘),明军是接近一百艘船,万一有什么擦枪走火,葡国舰队很大程度会全军覆没。
「我有过错,我并未了解此次使命的艰巨性。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说是慢,那时快,明军舰队已向葡船进行挑衅,不但在末儿丁面前敲锣打鼓,更施放数炮以示威吓,五艘葡船处于生死存亡之际!
奇怪了,明军只见葡船稍稍向后移动,且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还击,一点也没有葡军原来在屯门驻紥的威慑。
原来,这是末儿丁的计谋之一!
「那天我强忍不还击,因为想让他们看看我对他们的射击无动于衷,让他们瞧瞧我议和的愿望。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葡军在末儿丁的领导下,避开了第一天不必要的伤亡。
紧接下来,末丁儿迅速派人到中国表示此次前来的目的,是「修补关系」。
「我捕获了几个晚上给他们的船队送给养的华人??请他们将我来此的目的转吿中方。我前来此港的目的是通商和好,了解派往中国呈送礼物大使的情况,还有许多国王给我规定的使命。」(《末儿丁·甫思·多·减儿信函》)
杳无音信。
末丁儿或许知道,这种和平的状况并不会维持很久。
因为在明朝的眼中,葡军再次的「访问」,并不是什么好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