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 一九八七
王桃花和高素云今天特别把女儿打扮的很漂亮,只有李翠兰大大咧咧,高赋兄弟俩和平时穿的一样就上了集市。
四家人,有三家有孩子小升初,赵小清负责起了后勤工作,开水敞开他们喝。
赵小清记得除了过年,集上从未来这么多过,小店的生意也越发红火,两人根本就忙不过来。
王桃花和高素云夫妻焦急地等着放榜,李翠兰却像没事人一样,在赵小清店时招呼客人,和熟悉的人聊的起劲。
初中老师在张贴榜单时,集上开始哄动开了,小店的人也开始涌向了榜单处,赵小清让高峰看店,自己抱着孩子去看看几个孩子的成绩。
李翠兰拉住她的手责怪起来,“人那么多,你去凑什么热闹呀,哎呀,我给你说,结果我已经知道了,彭小慧全乡第一,高悦华是全乡二十九还是三十九来着,有点记不清 ,我家两个不争气的,刚刚够上初中的分数。”
“真的呀,能考上就是好事。翠兰姐,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结果呀,还让他们挤进去看。”
“切。”李翠兰一撇嘴,“平时我说啥他们都还信一点,可一说这个,他们好像全不信似的,非要自己去看,那就让他们去挤吧。”
赵小清嘿嘿一笑,“正常,这关系孩子们的大事,肯定要自己亲自看到才做数的。”
既然知道了结果,赵小清也懒得往里挤了,转身回到店里照顾生意,哪怕这时根本没有两个顾客。
彭治家破天荒地在不过年过节的时候买两挂鞭,在集市当场就放了一挂,笑着说另一挂带回家晚上放,一个小升初搞得像考上了清华北大一样。
高素云也头一次没有骂他败家。
赵小清也早早关上门跟着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回家,到家后把几个孩子全叫到自己家里,拿出漂亮的衣服大家挑选。
女孩子们还有些矜持,高赋兄弟俩却不管那么多,捡起衣服就穿,高智宇更是试了试女孩子的衣服,笑着自己穿着也很好看。
高悦华追着要上去打他,吓得赶紧脱下。
赵小清把高悦华和彭家姐妹叫进房间,关好房门,让她们在这里试一下衣服,合身就回家放起来,上学再穿。
高军和王桃花一商量,想请高永爱一家吃顿饭,拜托她在学校照顾一下自己的女儿,但又觉得这样会让彭治家有想法,最后干脆就为了庆祝孩子们成功小升初一,半山腰的人聚一下。
高军把自己都舍不得的好酒拿出来,不停给高永爱倒酒,当然照顾高悦华的话变成了,照顾一下半山腰的这些孩子,特别是生病或不好好学习什么的。
高军征求高永爱的意见,是不是在集上给孩子租个房子更好一些。
因为赵小清在集上有店,也可以住人,所以接过话来说道,“租什么呀,要住的话,我那小店也可以住人的。”
高永爱表示反对,晚自习后回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也说不清,还是住校的好。
看着怀里的高思媛,赵小清心中默默祝福起来,希望也能考个全乡第一,全镇第一,全县第一,全省第一。
高思媛一岁了,赵小清夫妻二人特意准备了漂亮的新衣服。
咿呀咿呀乱叫的高思媛,在生日这天清楚叫出“妈妈,爸爸”。按赵小清的说法,高峰当天哭出的眼泪有一脸盆那么多。
原本热闹的半山腰,因为一下走了四个初中生而清静了许多。
没有同伴一起玩,高思媛就是大家爱逗的对象,可谁也没有提起她还有一个哥哥,更没有人提起她不是亲生的。
一九八七年春节。
高军像往年一样讲述着国家政策,特别提到了我国成功发射了一颗通信卫星,大家都像听天一样。
赵小清暗自发笑,自己早就想卖一台收音机,可迟迟没有行动,这次下定决心,无论如何也要卖一台。
正月十五刚过,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,去外沿海各省。
高峰去县里取货,给赵小清带回了心心念念的收音机。
赵小清虽然心疼那三十多元钱,可听到收音机时带来的歌曲,讲述国家新鲜,各地的要闻,又认为这钱花得值。
而她从收音机里收到一个天大的消息,中葡签署联合声明,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。
她开始憧憬着有钱了一定去祖国各地看看。
兴奋日子还没有过去,高芒和高壁就找上门来,小院时的气氛一下变得低沉压抑,“老四外出打工,过年也没有回来,爸这一气就病倒了,我们要不要去医院看看。”
高峰急了,“这么大的事,怎么现在才通知我呀?”
高壁道,“我们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,别看我住同一个屋檐下,妈和我们不说话,爸又沉默寡言,这天又下雨”
老二沉默不语,高峰知道他修了房,手中没钱,再加上媳妇与父母关系很僵,内心肯定十分纠结。
赵小清也看得明白,这不是看不看的问题
,其实就是钱的问题,老二刚修完房,手中没钱,老三刚结婚不久,肯定也没有闲钱。
所有的难题都交给了高峰。
高峰想了想,“看,不看肯定不行,爸还年轻,刚五十多一点,这样吧,我收拾一下和你们一起把爸抬天乡卫生院,看问题严重不,如果严重就去县医院。”
高芒与高壁同时把头转向了赵小清,生怕自己哥哥做不了主。
赵小清长叹一口气,“你哥的安排没错,父母生病了,做儿女的怎么该尽自己的能力,钱的事你们先不用担心,我家先垫上,最后统一算账。
我也知道你们有困难,但这钱却不能让一家出,这样吧,花多少钱,当老大的出一半,剩下的一半,你们兄弟俩平摊,高露还没有结婚,又赌气外出,就不算他了。”
高芒和高壁点点头,算是同意嫂子的意见。
高家三兄弟一起抬着父亲去乡卫生院看病。